终于有不专职谈恋爱的国产职业剧
人生固有一笑,或嘲笑或沙雕网友笑。
定时给自己的快乐源泉换水的飘,最近热衷于发掘各类国剧的迷惑台词。
不挖贫如洗,一挖大丰收。
哈哈哈哈哈哈哈。
台词,是造成目前很多国剧“塑料感”的凶手之一。
人物谈吐没逻辑、没水平,就让角色看起来,不是矫情缱绻之流,就是“不太聪明的样子”之属。
你看,当年欢乐颂,曲筱绡一句:“不与傻瓜论短长”,红了多久?
而最近飘飘挖到了一部剧,里面人物的台词,可都太聪明了。
看得人直呼好爽。
它就是卡司强大的——
《精英律师》
看名字是律师片,老实说,飘飘有准备了。
毕竟职业特点决定了,能说会道是人物属性标配。
但,这戏在台词上下的功夫,还是惊到我了。
张口闭口,就是金句——
礼貌是聪明人想出来的
与蠢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
不要与驴争辩
即使争赢了
它也会想办法报复你
当事人
当他遇到事的时候是人
等他没事以后他就不是人
真的,会说话你就多说点。
我好学学过年回家怎么怼奇葩亲戚啊!
有一两个嘴皮子溜的就罢了,这剧可是高手扎堆——
角色们一来一回的斗嘴、辩论、日常的调侃都逻辑清晰,环环相扣,反应极快。
像是在看奇葩辩手的日常对话。
田雨演的何赛,在辩护中提到了那句令人拳头发硬的:“棍棒底下出孝子。”
蓝盈莹演的戴曦立马回怼——
那您是被你爸打多了?
还是打少了?
台词不注水,怎么看怎么筋道。
而这剧不注水的还不止是台词。
相较喜欢拿主角的私生活和人物经历来拉家常、抻集数的一般国产剧操作而言,这剧的节奏,实在太快了。
第一集,就交代清楚所有主要人物关系,完成了男女主碰头的KPI。
第二集,蓝盈莹就入职了靳东的律所,成为助理,故事正式展开。
然后,立马进入案件。
不是主业谈恋爱,留一点稀碎时间办案。
这戏仅仅前四集,主角团就解决了大大小小四个案子。
而且不是金手指大开的神开挂。
它给人更多的是饱和工作、高效率高输出的成就感。
这种落在实地的感觉,除了台词,还靠人物——
判断一部剧的人物塑造是什么水平,看什么?
配角。
如果配角们全是工具人、纸片人,除了设置来衬托主角的伟光正、推动剧情发展外毫无魅力的话。
那必定是一出样板戏。
《精英律师》的每个人物都可爱,都有人物魅力——
自信美艳,仿佛什么都能参透的秘书栗娜。
连哪份外卖是你的,都看得出来。
问为什么?“因为我是栗娜。”
但飘飘个人最喜欢的还是田雨演的何赛。
他可能是全剧最有性格魅力的人。
田雨这个角色有个突出的缺点就是不知变通,这种缺点体现在工作上遭人嫌。
但体现在生活里,编剧把他往喜感可爱的方向描写。
靳东和他辩论的时候说错了一句歌词,田雨因为他说错了自己喜欢的歌的歌词,气了半天。
靳东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溜了,憋屈得他只能对着大老板一通解释——
这种在奇怪的点上纠结的性格,太萌了。
本来心高气傲的他看不起背景成谜的蓝盈莹。
而和她玩了一盘游戏,见证了她的操作之后,当即转型迷弟,一口一个大神。
而,田雨和靳东搭配,就是典型的没头脑与不高兴,CP感十足。
可以说,田雨和靳东,承包了《精英律师》的感情戏。
因为这剧里的男女主(靳东和蓝盈莹),根本就没感情戏。
《精英律师》的剧组大概不怎么喜欢职场恋爱,前脚说栗娜对男主有意思,后脚就有人跑出来让她清醒——
比起平时恋爱脑、一到职场就突开神挂。
这种始终理性、公私分明的设定,让人物更有可信度。
而它也给了观众另一种可能——
女主和男主,一定要是情人关系吗?
真未必。
《精英律师》的设定就是女主是有男朋友的,长得不错、三观正常、能力强而且对她还贼好。
两人在一起时,是甜的,是标准甜而不是齁甜。
这一操作,相当于在人物的感情生活和工作之间划了一条三八线。
讲真,生活节奏极快、烦恼多如腿毛的现代人,工作时间还要处理感情问题的,对于我们来说,不是美梦,而是噩梦。
职场恋爱,那是小孩子的童话。
真正令现代都市人向往的,是恋爱完满、工作顺畅。
而这种完满和顺畅,须得从一码事归一码事,开始做起。
比起古装剧这几年在主题、故事、服化道上的雕琢和深耕,国内时装剧的进步,可以说是缓慢的。
今年,也就爆了两部,《都挺好》和《小欢喜》。还都是家庭题材。
都市剧,在国内影视剧类型鄙视链中,基本可以说是垫底的。
国内都市剧,无论观众怎么骂,他们永远在犯老毛病。
一是闹腾,全家斗鸡、全员搅屎棍,闲着没事就爱生事。
把狗血当故事性,把drama当戏剧张力。
二是啰嗦,四十集算是收敛自知,集数半百是行业常态,抻集数的方法是让全员智商下线,然后深陷鸡毛蒜皮大的泥潭。
三是无知。男女主一看就是心理低龄,恋爱脑、巨婴、拎不清,挂上网就是“我的极品网友”那种。
四是空洞。社会问题剧想当然、职业剧不办公、创业剧喊口号搞传销。
而,好的都市剧给人的观感如何?
先是代入感,然后是代入感之后的向往感。
古装剧远,远到观众就算向往也知道这只是一场绮梦。
而都市剧近,近到只要你写得真实、写得讨喜,观众就会有能抓住、想抓住的错觉。
《精英律师》为什么讨喜,正因为它让人“想抓住”。
它不但描写了一群有血有肉、三观正常、行为符合正常人的逻辑的人物。
更重要的是,它去理解、剖析、描绘了律师这个平凡职业的职业高光。
职业高光从何而来?从最浅表的说起,首先它应该要帅气、要A。
而,在这个“知识是种新性感”的时代,够专业,就够A。
《精英律师》,就塑造了这么一种,以专业作为A点的主角形象。
蓝盈莹的角色,戴曦,是一个法条背诵机,任何一本法,她都能背得只字不差。
除了专业能力,还有职业温度。
蓝盈莹和靳东作为主角,都是非常有温度的律师。
靳东虽然看似冷酷逐利,但却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。
在委托人任晓年想要以最低成本裁掉癌症员工时,他微笑着果断拒绝了。
蓝盈莹的角色更不用说,常年给周围的法盲提供免费法律咨询,是个“正直”二字刻在额头上的女子。
只不过《精英律师》里的“工伤”一案,被网友质疑过。
外卖小哥的父亲在上班路上发生了意外,蓝盈莹根据小哥的模糊叙述,就认定为工伤。
而事实上,工伤需满足三个条件:
1、职工处于上下班途中;
2、伤害由于交通事故发生;
3、职工不承担主要责任。
由于外卖小哥的叙述比较模糊,网友认为蓝盈莹的结论下得草率。
但,这剧好就好在时刻打脸你——
在第二集,情节上就明确交代了,加入了女主提交了完整“工伤鉴定”的情节。
对于这段增补,飘飘对剧组的严谨还是比较印象深刻的。
最后,是职业信仰。
《精英律师》里,显示了律师行业,对正义公平的多元化理解和深入认知。
靳东和田雨,恰恰代表了两种不一样的正义。
田雨的正义是绝不帮坏人辩护;而靳东则把正义,理解为一种司法程序上的公平。
你看,有智、有情、有才。
《精英律师》用了大量案子和信息量足够的剧情,言之有物地去构建起律师这一职业满足感的来源。
它在传递这样一种信息——
任何一种职业,都有被憧憬的可能。
任何一个素人,都有向往的权力。
人生不一定非要站在舞台高处、流量尖端才能身披高光。
推荐阅读:旗龙